洛阳白马寺
佛教“祖庭”,古刹之首
中州原善土,白马驮经来。
野鹤闻初磐,明霞照古台。
疏钟群冢寂,一梦万莲开。
劫乱今犹昔,焚香悟佛哀。
当年在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宝贵经像等物品,此寺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据说是因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而白马寺也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发源地。
嵩山少林寺
禅宗祖庭,天下名刹
参禅与功夫,这本是相悖的一静一动,在少林寺之中却和谐交融。武僧身体在舞刀弄棒,内里却心如止水,这就是和谐。
寻到少林寺,找一禅房在月夜静坐冥思,听山风拂过林间的细碎枝叶摇晃,听归巢鸟儿呼亲唤友的啾啾,月夜柔和,心静如水,也许一切想不通的这时候就会变得通透了。
河南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在中国称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为何称“少林寺”?少林寺是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敕建的,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以武术称名于世,隋唐时期已具盛名。少林武术在宋代已自成体系,风格独绝,成为中国武术派别中的佼佼者,史称“少林派”。
河南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称为“释源”“祖庭”,号称“中国第一古刹”。你知道它为何名“白马”吗?据传,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到西土拜求佛法。公元67年,汉使及西土两位高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达洛阳。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城外建僧院,为记白马驮经之功,该僧院被命名为“白马寺”。
河南开封相国寺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国寺是我国著名佛教古刹,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六年始建,为了宣扬文宣帝的“建国”之功,初名“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僧人慧云来汴,募款购地建寺。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牌匾,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睿宗李旦为了铭记自己由“相王”身份即位当皇帝,将“建”改为“相”,从此,“大相国寺”寺名一直沿用。
评论